2015 个人总结

2015年,是完全离开校园,进入工作环境后的第一年。
相比2014年,2015年的工作生活状态都更稳定了一些,这一年中最得意的应当是终于养成了健身的习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另外这一年在工作上的成长速度达到了年初设立的目标,也着实更加用心去维护了和家人朋友的关系。

工作

这一年豌豆荚发生了许多事情,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告别了许多旧同事。
回首这一年,还是应该感谢豌豆荚所给予我的充分的成长空间。

2015 新年伊始,突然接手了应用内容库的新项目。这个项目本身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是因为应用内容库历史久远牵涉广泛,所以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旧有逻辑的梳理,新策略试错与运营流程固化之上。
下半年工作重心转移到客户端产品设计上来,两个季度的时间里做了豌豆荚内部诸多不同方向的一些 features,在年末工作内容慢慢收敛,专注在了两个工具卫星产品上。
总的来说下半年的成长、工作量和产出都是完全超出了计划的。相对于技能的提升,我更大的收获是在自我驱动上有了更大的自信。通俗点讲,相对于上半年多数时间处于给定的 deadline 压力下的情形,下半年我更多是在自己的目标驱使之下达到了远超自己所想象的效率和努力程度。

得益于数任 manager 的照顾,这一年里的工作方向转换大多是为了我自己更全面的成长路线。虽然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在舒适区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这一年的工作状态还算称得上令自己满意。然后在年末的时候,我也开始慢慢开始更多考虑如何控制自己的焦虑感,找到合适的「焦虑度」。

健身

2015 年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规划多年的健身事业终于得到了践行。
在这一年里共有55天在健身房锻炼或者在户外跑步,平均每周一次。频率上虽然仍然没能达到理想中的目标,但是这对我的健身事业仍然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局。在年末,体重也成功达到了之前的目标区间之内。
上半年自己去了很多次健身房但是感觉收效不如预期,感觉长此以往健身大业又要无疾而终,于是在夏天下定了决心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去打开新的局面。七八月份开始和同事一起跑奥森5公里,接下来的六七个月中还在私教工作室一共上了二十节健身课。
系统地接受私教课的训练来作为新一阶段健身的助力,是非常明智的一个决定,在教练指导了一个动作之后,我就顿悟了自己去健身房看教程训练没有成效的原因。对于缺乏经验的健身初学者,认知身体各个部位,感受肌肉发力情况犹如瞎子摸象。而一个好的教练可以通过规范动作、详细讲解,避免不必要的协同发力,使目标肌肉获得最大化的锻炼,同时避免劳损和受伤。
今年另外一个触动很深的感悟是,很多以为难以坚持下来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艰难。在整个夏天过去都没有再吃夜宵之后,在习惯了每天午餐用南瓜红薯来替换米饭面食以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之后,在一年基本只喝水不喝任何含糖的饮料之后,这些曾经看起来会逼疯我的事情现在反而让我感觉更棒了。

总结一下,我非常享受运动时可以感知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身体,充满力量和愉悦感的感觉,我想这会是我接下来每一年把这个目标继续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阅读

2015年共读书25本
比去年略多但是仍然离目标很远。当然工作和健身占用了比之前更多的时间,这一年里基本上只在睡前有固定的阅读习惯,其他时候只能在一些碎片时间进行阅读。
各项阅读目标基本都没有达到,新的一年会尝试一下更主题化序列化的读书方式,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多留一些时间,多留一些精力给读书。

在这一年里 reeder、豌豆荚一览等阅读应用填补了我的许多碎片时间,并且我也在刻意减少了社交网络的使用度。基本也固化了我的互联网碎片信息解决方案:时效性的互联网碎片信息获取:微博、豌豆荚一览;非时效性的互联网碎片信息获取:Reeder、Pocket。

另外我在考虑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否虚构类的兴趣阅读并没有比优质的电影、电视剧更有营养。

应用

这一年有三个新应用进入我的首屏:Surge、Inbox、Dailycost ,另外有两个应用虽然没有进入首屏但是在今年养成了每天使用的习惯:豌豆荚一览和 Spotify
另外,Uber 、滴滴和神州专车这一年中极大地扩充了我探索北京以及其他每一个城市的范围和效率,更是提升了我在这些城市中生活的幸福指数。

消费

这一年陆续买了 New 3DS XL、小米 note、Bose QC20i 降噪耳机、小蚁运动相机、PICOOC 体脂称、Netgear R7000路由器等数码产品。在年末的时候,忽然意识到 2015 年是可能近几年来唯一一年没有给自己购买任何苹果数码产品 : )

2015年,在巴黎、布鲁塞尔和列日玩了一周(感谢火柴的友情赞助和二迪的留宿),在天津、武汉、成都、稻城、西安等国内城市留下了足迹。
因为年内几次旅行和私教课花掉了许多积蓄,所以并没有按照年度计划去台湾或者日本跨年。
但正如一年前所期望的那样,这一年,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了更美好的天空,看到了更厉害的自己,2016,希望这一切能够继续

2014 个人总结

2014 ,关键词是“适应”

在2013做了那么多的“选择”之后,2014年的365天里我不断在适应着这些选择所带来的改变。

Moments

1-2月度过了一个近四五年陪伴家人时间最长的假期,过年前溜回北京参加了下豌豆尾牙。年后即将返校时接到通知开始准备 Duke-UNC CLS 的各种申请材料,在天津办了护照,去上海申美国签证顺便见了许多朋友,虽然磕磕绊绊得幸最终成行,在北卡和华盛顿度过了充满乐趣的一周。

回到学校最后的半年里,推动了自强的架构调整,完成站长和总监团交接,参与了一场不留遗憾的十大。熬了许多通宵完成了毕设(写下了第一个 Android 程序),最终没有发生毕不了业的窘况。和室友去了重庆四川顿顿都吃火锅,毕业前喝了许多场酒,大醉两场之后再也不夸耀自己的不醉之身了。

毕业度过短暂假期之后回到北京,发现在学校的半年里贵荚又来了好多好多新豌豆,原先的办公室已经很难盛得下了。下半年就搬了更大的办公室,来到了北五环外一个心旷神怡的园区,只有每次进城吃饭的车费让人心痛。

豌豆荚工作

上半年远程工作其实只保证了自己的参与感,对团队贡献并没达到期望;下半年入职后花了一段时间来 warm up ,找回团队工作的节奏和基本的产品方法论。真正融入工作状态的过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其间还是有几次比较痛苦的阶段的。

选择创业型公司有利的一面在于有着足够快的节奏逼迫新人成长,不利的一面则在于经验的积累只能自己把握节奏适时总结。直观感受上,下半年总是不断地被从自己刚达到的舒适区中踢出,去面对自己不足的地方。客观现实中是否因此得以成长,因为缺乏纵向比较对象,就不是自己能那么轻易归纳清楚的了。

自强网工作

漫长的交流和选举后终于交棒,除了效率工具和数据分析的推进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其他计划的完成度自评都很满意。我相信这个团队在被一群有动力,有意愿使它变得更好的人所管理着。纵然感受到了校方对这种改变的阻力或者说并不科学的引导方向,但还是怀着美好的希望相信它可以越来越好,帮助更多热爱互联网的学生发现、了解、培养自己的价值。

阅读学习

过去的一年只读了23本书 ,这个历史最低值着实吓到了自己。但是再看到这一年我一共看了65部电影或美剧的历史巅峰,时间都去了哪里也就一目了然。

好玩的是,在2013年到2014年中常常有“影视领域还有太多的经典好片好剧没看过,要多看一些”的想法。但是等真正花了很多时间在看视频上之后,很容易就发现看了更多的好 or 坏的电影美剧并不能带给我足够的满足感。

相反,当年底总结时,或者每过个把月发现自己读书读很少时,总会有种恐慌感,似乎“一步慢,步步慢”的警钟就在耳边敲响了。每当觉得知识或者智商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也都会怪在最近读书不够多上。虽然更多是自我解脱的慰藉,但这种恐慌能致使自己放下手机拿起书应当不是坏事。另外越发感觉到,制定更清晰的阅读计划可以帮助人从“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导致的松鼠症和焦躁感中解脱出来(为什么不早几年这么做呢)。

毕业设计选择了 Android 开发的课题,也借这个契机把  Java&Android 的基础教程过了一遍。工作上也不断借各种机会尝试小的 python 和 shell 脚本,虽然一直没能把 Codeacademy 的教程看完,但是学以致用的日积月累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年初买相机现在看是一个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选择,上半年在拍/修出更好看的照片的激励下,学习许多构图/色彩/PS 方面的教程。下半年很少有机会带着相机出门,但在 instagram 上还是发了不少手机拍的照片。快门按得多了也有自己还挺得意的作品,尽管一年下来最受欢迎的照片永远是公司的萌猫们 LOL

产品设计上有了一些很基础的经验,但是年初经验中“更加清晰的学习路线”并没有梳理清楚,要被 delay 到2015年的 plan 中了。

个人提升

这一年 Daily workflow 已经很稳定了,拖延症在流程和工具以及 peer pressure 的帮助下得到了遏制。Omnifocus 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 GTD 工具,可惜的是中文互联网里关于它的讨论太少了,英文讨论分散在广袤的互联网中,发现和筛选成本都偏高。虽然 daily 的流程已经很明晰,但是我在更长时间更高层次上的 organize 和 review 依然是非常初级的状态,因此而导致的问题也逐日逐月积累下来,甄待进一步的学习和优化去解决。

个人提升的阅读量也受了整体阅读量下降的影响,整年几乎没有建树。另外受和菜头老师启发,接下来一年如果在阅读社会科学书籍的同时能够间插读一些百年以上的经典纯文学著作,可以更加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避免为了个人提升功利的阅读所带来的偏食感。

情绪能力上能感受到自己的适应和变化,但是从感受到的反馈来看应该还是远远不够的。上半年一直持续在毕业所带来的强烈的情绪震荡中,虽然这并不算得上一件坏事,但是好情绪其实更容易让人松懈放弃对情绪的控制。下半年身体情况不佳使我的情绪常常出于周期性的正负交替之中,特别是当处于需要团队合作的日常工作之中时,情绪肌肉的紧绷会消耗许多本应属于其他事务的意志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未如此真切过。

健身健康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2014年身体长期积攒的一些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乐观去想,自己早发现早重视总比无可挽回要好,不然刚进入工作环境很容易就会更加肆意地透支身体。因而,年初计划中“重点保护”这条也因此达成了,后半年确实持续在运动护具和居住环境上加大了重视和投入。

上半年和来北京之后断续游了十多次泳,天气冷之后就以篮球和跑步为主了。一年下来体重勉强保持住了,“目测可见的体型变化”并没有发生。好在公司一直都提供比较方便的健身环境,也还常能找到伙伴同行。

消费

除了例行更换到了 Nexus 5 和 iPhone6 plus 之外,在数码设备上这一年并没有太多大宗投入。一个 bong 手环,一个小米空气净化器,一个电动牙刷,一个 LG 蓝牙耳机,都挺好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室友合资添置了 PS4 和电视,进一步侵占了大量读书时间 : P

在数码设备上节省下来的开支,大多都扔到了机票和旅行费用上,这一年去了上海、美国、川渝、福建、香港,希望这只是一个更大的世界的开始。